其实之前有在考虑部署自己的「Flomo」,也就是 Memos,因为他 API 比较齐全,无论怎么折腾都行,后来还是放弃。
我继续选择 Flomo 是因为他的理念我很赞同:持续不断记录,意义自然浮现。我也是从 Flomo 开始了解并实践卡片笔记法。
Flomo 的定位在我看来非常明确,就是想把自己打造为「能以最快最便捷的方式抓住头脑风暴,抓住任何一闪而逝灵感。」的产品
无论是输入方式还是各种小组件,整个 UI 交互设计,都是围绕用户「如何快速记录笔记」
而且Flomo 对待 AI 的态度我也比较欣赏,他并没有随波逐流,随意的把 AI 「帮你写」「扩写」「总结」 融入自己的产品
在Flomo看来,任何AI工具都不能触碰记录,记录是思考的第一步,一旦使用 AI 来帮助自己生成文字、记录文字,那么对笔记的思考将大大折扣
当然笔记的回顾也是 Flomo 非常关注的领域,直到现在 Flomo 上AI 相关的功能就是「AI 智能转写」和「找一找」。
「AI 智能转写」自动识别语音内容并生成文字笔记,并通过 AI 修复错字及去除口癖,避免手工修改的麻烦。
「找一找」是基于 AI 技术分析并理解你的问题,然后在你自己的笔记库中去挖掘出与问题有关联的笔记,并按照指定的规则呈现。
这对于我回顾笔记来说非常有用,因为Flomo 是基于标签的,随着标签的增多,想从国外笔记中找一找灵感是非常困难的,而且偶尔记录的一些笔记还忘记打标签。而这个功能就能尽量弥补一些回顾的缺陷。类似的功能还有「相关笔记」「随机漫步」,都是在帮助你回顾笔记,连接过往的笔记,重新产生新的灵感。
换到 Memos 就需要自己去折腾快速记录和帮助自己去回顾的相关功能,从这两个方面来说,Memos 就稍逊。
不过记笔记最重要的还是坚持,还挺难的,我也会经常中断记录。最近刚找回点感觉,搞起!🫡
我继续选择 Flomo 是因为他的理念我很赞同:持续不断记录,意义自然浮现。我也是从 Flomo 开始了解并实践卡片笔记法。
Flomo 的定位在我看来非常明确,就是想把自己打造为「能以最快最便捷的方式抓住头脑风暴,抓住任何一闪而逝灵感。」的产品
无论是输入方式还是各种小组件,整个 UI 交互设计,都是围绕用户「如何快速记录笔记」
而且Flomo 对待 AI 的态度我也比较欣赏,他并没有随波逐流,随意的把 AI 「帮你写」「扩写」「总结」 融入自己的产品
在Flomo看来,任何AI工具都不能触碰记录,记录是思考的第一步,一旦使用 AI 来帮助自己生成文字、记录文字,那么对笔记的思考将大大折扣
当然笔记的回顾也是 Flomo 非常关注的领域,直到现在 Flomo 上AI 相关的功能就是「AI 智能转写」和「找一找」。
「AI 智能转写」自动识别语音内容并生成文字笔记,并通过 AI 修复错字及去除口癖,避免手工修改的麻烦。
「找一找」是基于 AI 技术分析并理解你的问题,然后在你自己的笔记库中去挖掘出与问题有关联的笔记,并按照指定的规则呈现。
这对于我回顾笔记来说非常有用,因为Flomo 是基于标签的,随着标签的增多,想从国外笔记中找一找灵感是非常困难的,而且偶尔记录的一些笔记还忘记打标签。而这个功能就能尽量弥补一些回顾的缺陷。类似的功能还有「相关笔记」「随机漫步」,都是在帮助你回顾笔记,连接过往的笔记,重新产生新的灵感。
换到 Memos 就需要自己去折腾快速记录和帮助自己去回顾的相关功能,从这两个方面来说,Memos 就稍逊。
不过记笔记最重要的还是坚持,还挺难的,我也会经常中断记录。最近刚找回点感觉,搞起!🫡